公示公告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详勘工作全部完成

发布日期:2015-06-19

字体:

    按照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计划,市轨道公司于2015年4月3日~5月31日组织开展实施了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7.6公里,18座车站22个区间共计40个工点的详勘钻探工作,勘察实施共计投入钻机140台,钻探人员420名,目前勘察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道路全面恢复通行。
    在总结轨道交通1号线勘察实施经验基础上,市轨道公司组织勘察总体、咨询、工点勘察等参建单位从前期协调、交通疏解、安全文明施钻、工期控制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办法,改进和加强相关措施,强化统筹调度和组织管理,3月三旬,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工作指挥部召集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管局及相关管线权属单位两次召开协调会议,审定了详勘实施组织方案及交通疏解组织方案;随后报请市政府批准,召集新闻媒体向社会通报有关情况,4月3日晚,组织勘察单位进场围挡实施钻探。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从白云、观山湖片区的高原平缓台地,经三桥、二桥一带的山区河谷,到达市区的贵阳盆地,地形高差达到260米,线路分别多次穿越河流及山体,所经区域多为贵阳复式向斜及相应的断裂组成的复杂构造区和溶洞溶腔及其破碎带、暗河等岩溶管道水十分发育的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如马王庙背斜、二桥向斜、画眉山背斜等次级褶皱,以及以黔灵山大断裂为代表的数十条断层。
    为保障勘察质量,为设计提供相对准确的地质依据,勘察过程中,参建各方共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勘察手段探明地质情况,如对山岭隧道采取了探测深度能达千余米的大地电磁法地面物探、深孔钻孔(孔深达160米)和综合测井,对下穿河流段采用水上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孔间层析层像等手段和技术,取得了较详细的勘察成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资料支撑。
大地电磁法物探
水上钻探
    在详勘实施阶段,面对线路长、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市轨道公司组织勘察单位提前做好统筹调度,对所有作业点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将围场、破除硬化路面、挖探、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回填、恢复沥青路面、撤场等各项工序合理安排,紧密衔接,确保详勘工作的有序快速推进。
    在勘探作业中,市轨道公司组织勘察单位与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积极对接,组织专人协助疏导交通,在保证道路通行的前提下见缝插针的开展钻探工作。勘探完成后及时清理撤场,恢复道路通行,最大限度地将勘察实施带来的交通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了城市交通功能的运行。
路面恢复
    由于老城区各种地下管线密布,杂乱无序,新旧管线交错重叠,很多管线档案资料缺失,为了保护好原有管线,勘察单位改进措施,采取“调查+挖探+物探”的方式,即实施前先做管线调查,定位后采取人工挖探,开钻前再次进行物探扫描的流程尽量查清管线位置;同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程序管控,发现管线不能施钻时,马上重新调整位置再次探查施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勘察实施过程中的管线安全。
人工挖探遇到管线
    为了做好文明施工,做到文明钻探,维护城市良好形象,在勘察实施前即组织制定统一标准,要求勘察单位在钻探过程中采取标准化围挡封闭作业,做到围挡统一制作,摆放横平竖直,外观干净整洁,实施四周围闭,且在市区道路钻探实施前,围挡场地内满铺彩条布,防泥水外流对路面造成污染。钻探完成后,及时对作业区杂物、垃圾、钻具等进行清理,并恢复路面,确保道路通行。
勘察围挡
围挡内满铺彩条布
    此次勘察共计布置钻孔约1500个,受房屋征收及交通疏解等外部原因影响,能实施钻孔约1290个,为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文:马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