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发布日期:2018-06-09
字体: 小 中 大
纵观世界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总结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约6.4km。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1890年12月8日伦敦首次用盾构法施工,建成用电气机车牵引5.2km的另一条线路。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这一阶段,欧美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快,期间13个城市建成了地铁,还要许多城市建设了有轨电车。
2.停滞萎缩阶段(1924年~1949年)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汽车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停滞和萎缩。汽车的灵活、便捷及可达性,使其得到了飞速发展,而轨道交通因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度陷入困窘。有轨电车停滞不前,有些线路被拆除,但由于地下空间对于战火的特殊防护作用,部分处于战争状态中的国家反而加速进行地铁的建设,如东京、大阪、莫斯科等。
3. 再发展阶段(1949年~1969年)
汽车过度增加,使城市道路异常堵塞,行车速度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交通瘫痪,加之空气污染,噪声严重,大量消耗石油资源,市区汽车有时甚至难以找到停车之处。这些因素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到,解决城市客运交通必须依靠电力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因此重新得到了重视,而且从欧美扩展到亚洲等国家,这期间有17个城市新建了地铁,平均每年发展0.85个。
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客流运输,科学技术的进步业为城市轨道交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很多国家都确立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方针,立法解决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资金来源。这一阶段,地铁在世界各国得以飞速增长。
纵观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历史,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兴盛、衰退和复兴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轨电车从大发展到大拆除,然后汽车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角,到20世纪末,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又恢复了它的主导地位,这是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