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发布日期:2018-06-09

字体:

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按照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独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七类。

1.地铁系统

地下铁道简称地铁,是一种大运量的轨道运输系统,采用钢轮钢轨体系,标准轨距1435mm。地铁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行车、车辆编组运行在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铁的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h,最高可达6~8万人次/h;最高速度可达100km/h,旅行速度可达40km/h以上;通常4~8辆编组,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达1.5min。驱动方式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直线电机等。地铁有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的弊端,但同时又具有运量大、建设快、安全、准时、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省城市用地的优点。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

2. 轻轨系统

轻轨是一种大中运量的轨道运输系统,采用钢轮钢轨体系,标准轨距1435mm。轻轨是反应在轨道上的荷载相对于铁路和地铁的荷载较轻的一种交通系统。目前国内外都以客运量或车辆轴重的大小来区分地铁和轻轨。轻轨是指运量或车辆轴重稍小于地铁的快速轨道交通,其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为1万~3万人次,车辆轴重小于13t。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轻轨已形成3种主要类型:钢轮钢轨系统、线性电机牵引系统和橡胶轮轻轨系统。

3 .单轨系统

单轨也称作独轨,是指通过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大特点是车体比承载轨道要宽。以支撑方式的不同,单轨通常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跨座式是车辆跨座在轨道梁上行驶;悬挂式是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下方行驶。单轨的车辆采用橡胶轮,电气牵引,最高速度可达80 km/h,旅行速度20~35 km/h,列车可4~6辆编组,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1.~3.0万人次/小时。由于单轨客车的走行轮采用特制的橡胶车轮,所以振动和噪声大为减少;两侧装有导向轮和稳定轮,控制列车转弯,运行稳定可靠。高架单轨因轨道梁仅为85 cm宽,不需要很大空间,可适应复杂地形的要求,同时对日照和城市景观影响小。单轨道交通通常占地少、造价低、建设工期短,它的工程建筑费用约为地铁的1/3。

4 .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一种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电车轨道主要铺设在城市道路路面上,车辆与其他地面交通混合运行,是最早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之一,一般设在城市中心穿街走巷运行,具有上下车方便的特点。车辆以单车运行为主,车辆基本长度为12.5m,也可联挂运行,但不宜超过2辆车联挂。由于电车以电力推动运行,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5 .磁浮交通

磁浮交通是一种非轮轨黏着传动,常温条件下利用电导磁力悬浮技术使列车上浮的交通运输系统。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常导磁铁或超导磁铁产生的吸力或斥力使车辆浮起,因此车厢不需要车轮、车轴、齿轮传动机构和架空输电线网,列车运行方式为悬浮状态,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行驶,现行标准轨距为2800mm,主要在高架桥上运行,特殊地段也可在地面或地下隧道中运行。适用于客运能力1.5~3.0万人次/小时的中、远程交通运输。

目前,磁浮系统主要有高速磁悬浮系统和中低速磁悬浮系统两种基本类型。高速磁悬浮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500 km/h,适宜于站间距不小于30km的城市之间远程线路客运交通;中低速磁浮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 km/h,对于城市区域内站间距大于1km的中、短程客运交通线路较为适宜。

6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简称AGT)是一种车辆采用橡胶轮胎在专用轨道上运行的中运量旅客运输系统,其列车沿着特制的导向装置行驶,车辆运行和车站管理采用计算机控制,可实现全自动化和无人驾驶技术,通常在繁华市区线路可采用地下隧道,市郊边缘或郊外宜采用高架结构。自动导向轨道系统适用于城市机场专用线或城市中客流相对集中地点对点运营线路,必要时,中间可设少量停靠站。车辆定员标准按车厢座位数设定,定员约70~90人,车辆轴重不超过9t。

7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是一种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客运量可达20~45万人次/日(一般不采用高峰小时客运量的概念),适用于城市区域内重大经济区之间中长距离的客运交通。市域快速轨道列车,主要在地面或高架桥上运行,必要时也可采用隧道。当采用钢轮钢轨体系时,标准轨距亦为1435mm,由于线路较长,站间距相应较大,必要时可不设中间车站,因而可选用最高运行速度在120Km/h以上的快速专用车辆,也可选用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进行技术经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