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地铁工匠之地铁运营维护者——杜遇龙

发布日期:2023-01-29

字体:

  ​​他是一位90后贵阳地铁人

  他于2017年7月加入贵阳地铁

  他坚守生产一线13年

  他不断探索与发现

  钻研技术,攻坚克难

  他多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

  并带领班组获得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他坚定信念

  用全身心的投入、执着的探索,不懈的追求

  以实践证明,坚持可以让梦想发光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杜遇龙

  不断提升

  精进技艺

  争做技术主流

  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准,提升员工技能水平,贵阳地铁每年都会开展多次部门级、公司级的技能比武活动,在公司内部形成“以赛促学,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

  入司以后,杜遇龙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技能比武机制,以赛促学,熟练掌握各项系统维护技能、故障处理方法,努力提高日常维护效率。从2018年到2022年期间,他屡次获得公司“安康杯”手持台写组技术比武第一名、“安康杯”光纤熔接及单盘测试技术比武第二名、运营公司年度QC小组活动特等奖,不仅如此,他还自主考取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

  在同事眼中,他就是对设备性能最了解、对故障处理方法最清楚的“技术流”。

  在1号线首通段开通初期,由于工班的员工都是刚毕业的学员,实操经验不足,每次遇到不能解决的故障问题就会紧急联系杜遇龙。有一次已是凌晨2点,他接到工班员工电话需要请教故障处理方法,经过远程指导他发现故障要处理需要很多复杂的程序,便立即前往故障现场亲自操作,等一系列故障处理完毕已经是清晨6点过,但他仍然坚持继续监控设备,等到平稳运行2个小时之后才离开。走出地铁站时他抬头发现太阳都已经升起,看着人来人往的乘客,虽然疲惫不堪但心里觉得十分欣慰。

  他说:“希望自己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保障通信系统各项设备平稳运营,成为真正的‘技术流’,让乘客安心出行。”

  学以致用

  敢为人先

  勇于开拓创新

  虽然杜遇龙有13年的地铁运营维护经验,但却没有改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的决心。他常说,“现在科技发展快,设备更新也快,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杜遇龙坚守岗位,钻研业务,攻克了岗位上各种技术难关,并多次参与公司内部创新项目研究,为智慧维保添砖加瓦,为乘客安全出行出谋划策。

  在日常的工作中杜遇龙发现1、2号线通信专业乘客信息系统因设备硬件、软件以及运行时间等各方面问题,导致该系统设备故障率在逐渐升高,故障发生时,至少需2人前往现场,且至少花费1小时才能将故障处理恢复,他便着手带领人员研究,用突破常规的解决思路对设备进行研究改造。最终实现了两个方面的改善,一是单人可以同时处理多站故障,且平均20分钟处理完成1个故障,有效地提升了故障处理工作效率,提高了乘客服务质量,二是对设备赋予新功能,节省设备用电量,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乐于授教

  诲人不倦

  锻造新生力量

  2018年8月,他被安排负责贵阳地铁1号线后通段通信设备联调联试、试运营保障工作,面对全新的通信设备,他和很多新职员一样,棘手困惑,不知如何下手,杜遇龙便与同事们开展备件测试及实操培训,他一边带着班组男同志在高温度的设备房里研究设备性能,另一边带领班组女同志搞班组建设,让班组从无到有,各模块台账渐渐齐全,出色地完成了项目验收、功能试验等工作,为1号线全线开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任职通信综合工班长期间,他一直坚持“高效、保质、创新”的管理理念,积极引导班组员工活跃思维、练本领、求创新,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不忘将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置经验倾囊相授。

  他还参与编制《通信检修工》《通信设备应急处理指南》等规章,开展“师带徒”“传帮带”工作,先后开展技术、技能、安全培训课程共计173期,培训学时高达686个,“师带徒”共计8人。“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这是杜遇龙时刻要求自己思考的,也是他一直教育工班员工的“口头禅”,正是因为杜遇龙做事的认真和细心,以及对待学员时的耐心,只要是他带的学员,在岗位验收考试时都是全员通过。

  超级奶爸

  陪伴成长

  享受温馨生活

  生活中的杜遇龙不仅热爱运动,更是一位超级奶爸,会利用休息时间陪孩子做游戏、郊游。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他都陪伴在左右,第一次咿呀学语、第一次学会站立、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骑儿童车、第一次上幼儿园,在孩子眼里他是无所不能的“大英雄”,但这位超级奶爸也曾遇到过生活上的难题,时常在安静的夜里,同事向他请求业务指导的电话会突然响起,电话铃声总会把当时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为了不打扰孩子休息,杜遇龙会第一时间接听电话,冲进卫生间进行远程指导,有时候一待便是两三个小时,遇到电话远程都处理不了的问题,他会连夜赶往现场。杜遇龙说:“地铁人是没有生活与工作之分的,但再苦再累的时光都坚持过来了,我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每次下班回家总能看见妻子在等自己,心里面很温暖,这应该就是来自家人的力量吧。”

  没有轰轰烈烈

  也没有震撼人心

  只是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尽善尽美地处理每个故障

  尽心尽力的“师徒带教”

  做到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用勤干苦干实干践行责任与担当

  保障地铁通信设备稳定运行

  确保各专业通讯正常而默默付出

  他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

  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与万千贵阳地铁人携手奋进

  将安全、快捷、便民、绿色的出行服务

  带给每一位市民乘客

  守护市民乘客的每一次平安出行

  撰稿:张雯 吴梦 王彦孝

  编辑:周抒予 廖涛

  初审:孟又新

  终审:刘强​​​​